微信掃一掃
2020年4月是我國第32個愛國衛(wèi)生月。全國愛國衛(wèi)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指導編寫了《愛健康講衛(wèi)生問與答》一書。從衛(wèi)生習慣、心理健康、人居環(huán)境、病媒生物防控等四方面入手,將大眾最關心的健康衛(wèi)生知識以一問一答形式呈現(xiàn)出來,助力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素養(yǎng)和文明程度,將“預防是最經濟最有效的健康策略”落到實處。
應該如何與異性同學交往? (1)熱情友好,誠摯坦率。一般學生非常注意自己在異性同學心目中的形象,極其珍視異性同學的友誼。因此,與異性同學交往時,應熱情友好,誠摯坦率。(2)相互信任,互相尊重。由 于男女之間在氣質、性格、身體、愛好等方面都有著較大的差異,因而異性間的交往是非常敏感的。異性同學的交往必須注意尊重對方,講究文明禮貌。同時,落落大方、注意適度是異性同學交往的準則。(3)把握好尺度。既要反對男女之間“授受不親”的傳統(tǒng)觀念,又要注意“男女有別”的客觀事實。男女同學之間,只要是正當?shù)募冋挠亚椋耆梢蕴锰谜赝鶃斫佑|,但一舉一動都要大方得體,不能過于隨便。 | |
成年人心理保健七要素是什么 ? (1)對自己不苛求。(2)對他人期望不過高。(3)會疏導自己的情緒;偶爾也屈服,小處不堅持。(4)能暫時逃避,待心情平靜時再重新面對自己的難題;善于找人傾訴煩惱。(5)多做助人為樂的事情。(6)在一定時間內,做好一件事;不處處與人競爭,不把別人看成對手。(7)與人為善,多交朋友,少樹敵人。 | |
中年人怎樣才能順利度過更年期 ? 不論是女性還是男性,從中年向老年過渡的更年期,生理和心理的衰退都比較明顯,常常給人帶來種種不適。要順利度過更年期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人際關系:中年人在家中不但要贍養(yǎng)老人,還要培育子女,這就必須要處理好家庭中的人際關系。(2)自我宣泄:更年期情感波動大,若總是將不開心的事情放在心里,就會給自己的身體帶來損害,因此要及時自我宣泄。(3)調理飲食: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基礎代謝會慢慢地下降,熱能的需求量也會減少。所以,在這期間一定要做好飲食的調理。(4)培養(yǎng)興趣:除了要做家務之外,在平常還要培養(yǎng)一些屬于自己的樂趣,如插花、聽音樂、參與心理成長活動等。同時,還要參加多種形式的健身運動,令更年期的生活品質得到改善。 |
中年人所說的心理疲勞是什么 ? 如何消除 ? 中年人的心理疲勞是指由于社會、家庭、工作、生活、人際關系等方面帶來的多重壓力,一些中年人長期處于一種焦慮、煩躁、恐懼的精神狀態(tài),精神過度緊張、壓抑感強,容易悲觀和沮喪,總是不由自主地聯(lián)想到事物的消極面。 心理疲勞的產生主要是由于中年人不僅要面對各種競爭、處理繁雜的事務,還要應付各種復雜的人際關系,上要贍養(yǎng)父母,下要撫養(yǎng)子女,生活的壓力大。由于長年累月的艱辛工作造成的力不從心,中年人往往逐漸變得固執(zhí)己見,容易沖動、發(fā)脾氣、焦慮不安。 要消除心理疲勞,中年人需要及時調整自己的情緒,通過散步、看電影、聊天、讀書、聽音樂、瑜伽、太極拳、八段錦等一些方式,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如果疲勞癥狀無法緩解,則需要尋求心理或醫(yī)學幫助。 | |
如何預防老年癡呆? 老年癡呆即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fā)展的神經系統(tǒng)退行性疾病。臨床上以記憶障礙、失語、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執(zhí)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表現(xiàn)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 預防老年癡呆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飲食方面。老年人應該注意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多吃粗糧,低鹽低脂飲食,多吃一些益腦的食物如堅果、葡萄等。(2)心理方面。參加適當?shù)奈?/span> 體活動,鍛煉身體,愉悅身心,保持好心情。(3)生理方面???span style="letter-spacing: 1.8px;box-sizing: border-box;">制體重,戒煙戒酒,平時監(jiān)測血壓、血脂、血糖。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要積極治療原發(fā)病。 | |
如何對待老年癡呆患者? (1)對患者充滿愛心。要熱情關心,注意尊重患者的人格,在對話的時候要和顏悅色,避免使用“呆傻”“愚笨”等詞,要根據患者的心理特征,采用安慰、鼓勵、暗示的方法,喚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多和患者進行肢體接觸,如握手、擁抱,讓患者感到溫暖、幸福。(2)進行智力訓練。根據患者的病情和文化程度,教一些數(shù)字或者是一些順口溜,由簡單到復雜,反復訓練,讓其記憶背誦,增強其大腦活躍度。(3)注意飲食。改善進食的氣氛,做一些患者比較愿意吃的食物,還要變著花樣地做,讓患者能夠補充充足的營養(yǎng)。(4)合理安排患者的起居。讓患者多參加一些康復活動和文體活動。 |
老年人怎樣維護自我心理健康 ? (1)危害身體健康。由于上網時間過長,造成生物鐘紊亂、視力下降、神經衰弱等生理問題。(2)造成人格異化。網絡欺騙、暴力、賭博、人身攻擊、反動言論、犯罪行為以及各種網絡垃圾等都可能使青少年受到傷害,對道德觀的形成有極其不利的影響。(3)社會適應困難。一些青少年網民過度迷戀網上的“人—機”式交往,會忽視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際關系,為人冷漠、不與人交往導致人際關系萎縮,缺乏人際交流,產生自閉傾向。(4)荒廢學業(yè)影響前程。一些學生不但終日沉迷網絡聊天、網絡游戲,還經常曠課逃學,考試掛科、留級甚至退學,以至于荒廢了學業(yè),斷送了前程。(5)浪費金錢。上網不是免費的,作為沒有固定收入的青少年沉迷網絡游戲將大大增加家庭的經濟壓力,上網需要的大筆花費也容易誘發(fā)青少年不擇手段的欺詐、偷盜行為。 | |
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中不同類型的人會出現(xiàn) 什么應激反應? 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中,一般民眾會產生群體心理應激反應,如恐懼、焦慮、疑病、強迫等。 病人或隔離人群當?shù)弥疾 ⒁伤苹疾”仨毥邮茚t(yī)療處置時,最初的反應是茫然無措,緊接著會出現(xiàn)思維雜亂以及否認、憤怒、恐懼、懊惱、焦慮等情緒反應。當最終確定患病后,會感到沮喪、孤獨、無助,出現(xiàn)抑郁情緒。被隔離人群盡管無癥狀,但心態(tài)會處于嚴重恐慌狀態(tài)。 如果有親人去世,家屬會陷入無比悲痛之中,不同程度地出現(xiàn)情緒、生理異常反應,認知障礙,異常行為,甚至出現(xiàn)精神崩潰、自傷、自殺傾向。 醫(yī)務人員及救援人員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以及他們在災難中擔任的角色,面對傷亡情況會產生恐懼、焦慮、無助和挫敗感等一系列的心理應激反應狀態(tài)。 |
指導:全國愛國衛(wèi)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
來源:中國環(huán)境出版集團